欢迎进入—吉安文明网!
今天是:
中国文明网吉安站 >> 首页 >> 吉安要闻
吉安市坚持走非遗活态传承发展之路
发布时间:2021-01-29  来源:

  吉乔食品非遗技艺工坊内,工人在加紧制作薄酥饼。贫困户连美英说:“没想到,中秋吃的薄酥饼竟是非遗产品!我到非遗扶贫工坊上班后,不仅收入高,还涨了见识。”

  据悉,吉安市吉乔食品责任有限公司的非遗技艺工坊一年能解决30至100多个贫困户临时就业问题,每个贫困户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,年均可增收1万元左右。

  非遗传承与脱贫攻坚相结合,是我市多举措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探索非遗与旅游、扶贫、研学、新媒体、对外交流融合,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之路。

  坚持非遗与旅游相融合,为旅游景区聚“人”。近年来,市文广新旅局不断强化文旅融合,研究制定了《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行动计划》,组织非遗项目在A级以上景区、乡村旅游点开展展示、展演、展销活动,提升景区文化品质,刺激文化旅游消费。

  坚持非遗与扶贫融合,为贫困群众聚“富”。我市大力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,推动非遗扶贫工作。目前,全市建立了11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工坊,还设立了以非遗为主题的民俗文化艺术节16个。其中,遂川茶文化艺术节和万安全国农民画展等成为全省全国品牌。

  坚持非遗与研学融合,为莘莘学子聚“知”。我市各地充分利用欧阳修故事、文天祥故事、解缙故事、欧母画荻教子故事、杨万里故事等非遗项目,开展非遗进校园研学活动,举办庐陵家风好习惯研学实践活动,增长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庐陵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  坚持非遗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,为文化消费聚“气”。为适应新形势、新要求,我市各级文旅部门积极开展非遗产品展销活动,组织发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、非遗项目传承人店铺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、非遗项目企业等加大“非遗+网络”的开发力度,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非遗网店,参与平台直播带货,促进非遗产品的脱销。

  坚持非遗与对外交流相结合,为庐陵文化聚“名”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不懈实施非遗“走出去”战略,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国际国内文化交流。大型非遗情景主题歌舞《记忆庐陵》,唱响北京,走出国门;新干剪纸参展第42届意大利米兰世博会……这些非遗项目在国内和国际艺术交流的大舞台上,扩大了吉安庐陵文化的知名度。

  目前,全市非遗国家级项目有10项,省级项目81项,市级项目156项,县级项目458项。2020年12月,我市吉安采茶戏、青原渼陂彩擎、吉水鳌鱼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,占全省(17个)的17.6%。(来源:中国吉安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