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岁月映脸颊 红色老墙回了“家”
来源:井冈山报发布时间:2022-03-31[关闭] [打印]

为何把墙做成艺术品?一面面斑驳的老墙如何讲述红色文化?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青原区的青原山吉安国际文创产业园,探访中红投红色老墙艺术馆,探寻老墙背后的红色文化底蕴。

走进红色老墙艺术馆的展厅,20余个雕塑装置艺术品以墙为基础形态,刻画着浓郁年代感的红军标语、漫画,有的悬挂着草帽、农具、干粮、油灯,带领参观者“回到”壮志激荡的革命年代。这些老墙艺术品的创作者,名叫孙永军,他说:“这次带着作品来到吉安是寻根寻源。”

1999年,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师,孙永军参与了电视剧《井冈山》的拍摄,来到吉安选景,“当时住在井冈山茅坪,我看到老房子的外墙上,红军留下的宣传画、标语,风雨侵蚀,有些已经斑驳不堪,我当时就一个想法,这么珍贵的东西,一定要留下来。”自此,孙永军带着一台胶片相机,深入老区农村,记录下那些宝贵的红色印记。电视剧拍摄工作完成后,他仍多次往返北京江西,足迹踏遍吉安、赣州等湘赣边地区,拍下数千张照片资料。2007年前后,孙永军再次来到江西搜集素材,返程时,他带回两大箱红土、石块。2008年,孙永军正式开始了老墙艺术的创作。取自老区的土、石,加上矿物质颜料,以及搭建布景的聚合材料,按土木建筑一比一的比例,制作一面墙。墙面上,用当年的生活劳动工具、蜘蛛网、青苔等元素赋予其沉浸感、代入感,运用绘画、雕刻等艺术手法,赋予其精神内涵,承载红色文化。

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“大救星”“反对帝国主义”等标语向参观者无声地述说历史。迄今,孙永军已创作了20多件老墙作品,最大的一座《江山岁月》高3.6米,长11.6米,属分体组合式,最小的也有四五平方米。今年初,受到吉安本土企业家邀请,孙永军带着所有作品,将工作室搬来青原区。虽然所有作品都是在天津的家中创作出来的,但他告诉记者,“创作的起点在吉安,精神的源头在吉安,所以,这些作品是回家了。”

 

 

吉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@ 2016
吉安文明网联系电话:0796-8937012 吉安文明网群:224120695
投稿邮箱:441642181@qq.com